Course navigation
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指居民的生活用水、工厂企业的生产用水及城镇的消防用水统一由一个给水系统来提供。一般城镇都采用这种消防给水系统形式,因此,该系统应满足在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仍能供应全部的消防用水量。采用生活、生产、消防合用给水系统可以节省投资,且系统利用率高,特别是生活、生产用水量大而消防用水量相对较小时,这种系统更为适宜。但应该指出,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缺水现象严重,消防用水量难以满足,存在着消火栓数量不够、水压不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例如,可视具体情况考虑设置一些必要的储存消防用水设施。(2)生产、消防合用给水系统在某些企事业单位内,可设置生产、消防共用一个给水系统,但要保证当生产用水量达到最大小时流量时,仍能保证全部的消防用水量,并且还应确保消防用水时不致引起生产事故、生产设各检修时不致引起消防用水的中断。生产用水与消防用水的水压要求往往相差很大,在消防用水时可能影响生产用水,或由于水压提高,生产用水量增大而影响消防用水量。因此,在工厂企业内较少采用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合并的给水系统,而较多采用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合并的给水系统,并辅以独立的生产给水系统。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遇水易燃易爆性
这是遇湿易燃物品的共性。遇湿易燃物品遇水或受潮后,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使水分解,夺取水中的氧与之化合,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当可燃气体在空气中接触明火或反应放出的热量达到引燃温度时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二)遇氧化剂、酸着火爆炸性
遇湿易燃物品遇氧化剂、酸性溶剂时,反应更剧烈,更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三)自燃危险性
有遇湿易燃物品不仅有遇湿易燃性,而且还有自燃性。如金属粉末类的锌粉、铝镁粉等,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与水接触,特别是在高温下反应剧烈,能放出氢气和热量;碱金属、硼氢化物,放置于空气中即具有自燃性;有的(如氢化钾)遇水能生成易燃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具有自燃性。
(四)毒害性和腐蚀性
许多遇水易燃物品本身具有一定毒性和腐蚀性。
5.简述室内消火栓的使用方法。
答:
(1)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打开消火栓箱门,紧急时可将玻璃门击碎。
(2)按下箱内控制按钮,启动消防水泵。
(3)取出水枪,拉出水带,同时把水带接口一端与消火栓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水枪连接,在地面上拉直水带。
(4)将室内栓手轮顺开启方向旋开,同时双手紧握水枪,喷水灭火。
防烟分区划分构件可采用:挡烟隔墙、挡烟梁(突出顶棚不小于 50cm)、挡烟垂壁(用不燃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 50cm 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
*自检灯:黄色,当系统中存在处于自检状态的设备时,此灯点亮;所有设备退出自检状态后此灯熄灭;设备的自检状态不受复位操作的影响。
(3)对贮气瓶式灭火器进行维修时,贮气瓶不管使用与否,都应释放完驱动气体,对贮气逐个进行水压试验、清洗、干燥、更换密封件、按规定充装驱动气体,并逐具进行气密性试验。
(4)灭火器维修过程应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维修人员安全,特别是拆卸、水压试验、灌装驱动气体、报废等步骤。
划分防烟分区的目的
建筑物内应根据需要划分防烟分区,其目的是为了在火灾初期阶段将产生的烟气控制在一定区域内,并通过排烟设施将烟气迅速有组织地排出窒外,防止烟气侵人疏散通道或蔓延到其他区域,以满足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的需要。
可燃气体从喷口(管道口或容器泄漏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象,称为扩散燃烧。其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可燃气体的扩散速度。气体(蒸气)扩散多少,就烧掉多少,这类燃烧比较稳定。例如,管道、容器泄漏口发生的燃烧,天然气井口发生的井喷燃烧等均属于扩散燃烧。扩散燃烧特点为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对于稳定的扩散燃烧,只要控制得好,便不至于造成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也易扑救。
室内消火栓箱按安装方式分为哪几类?
答:明装式、暗装式和半暗装式。
温馨提示: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热线电话: